時間:5/17 (日), 3:00-4:00pm
地點:聽吧, amba 飯店 (台北市武昌街二段77號5樓)
主持:安哲毅(電影創作聯盟秘書長)
與談人:Dan Nuxoll(紐約屋頂電影節選片策展人)、Chris Moukarbel(《紐約!Banksy來襲!》導演)
安:作為一個導演,想詢問CHRIS拍攝這個很不同的類型的影片,在第一部片完成後獲得HBO的資助去拍攝下一個影片時,如何延續這個拍攝的經驗。
CHRIS:Banksy這部影片講述一個英國街頭藝術家進駐到紐約一個月,這也引發了紐約客的風潮上網追蹤他的作品。在藝術家離開了紐約一兩個禮拜後, HBO就找了導演來拍攝這整個過程。那麼首先遇到的難題是,藝術家已經離開了紐約,那該如何製作這部片呢?導演就利用了網路上的資源(網路上傳的影片或是推特),集合起來做成一個紀錄。那導演因為之前也有有這樣的社群媒體的資源做製作,所以這是他一個獨特的風格。
安:這也許是某種未來的影片趨勢:從發現網路點閱率高的小短片開始,利用這個小短片開始製作他的影片。而這種點閱率也形成了某種社群關係,所以也許也造成了下一部片有HBO的青睞。那我想接著延續請教,像是這種新興的資料庫要如何尋找題材以及在網路上利用這些平台與資料?過去也許我們常常是會去找資料庫,無論是電影圖書館的舊片資料footage,但網路上這種新的資料庫,使用方式上是如何使用的呢?
CHRIS:其實對於紀錄片來說,運用資料庫是有很長遠的歷史,但是網路上的資料庫似乎比較新也比較沒有這麼多人使用。導演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平台,因為這些網路上的資訊都已經公開了,在網路上上傳這些資訊,就是一種更準確地來敘述生活的方式。這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及歡迎。
安:網路上有這麼多的資訊與資料,導演在使用這些網路上的資料有無遇到什麼特殊的情況或是困難?
CHRIS:傳統資料庫與網路資料庫平台的差別在於,通常會放上網路的資料表示觀眾自己也很想讓別人看到,所以要找到這些上傳的人其實是比較方便談授權的,傳統的資料庫取得比較需要花費力氣討論這種影像的授權。片中,因為Banksy當月的每天創作也很像是實境秀的感覺,所以導演自己比較像是給予比較大的框架來敘述這個過程。
安:《Banksy does New York》是拍攝Banksy的片子,突然在十月一號宣布要去紐約,沒有人邀請他就是自己想去,並說每天都會有一個新的創作,也因此全紐約對塗鴉有興趣的人都很風靡。每天都在網路上放一些公告說明可能會在哪裡有一個創作。那如同前面所說的,是在活動結束後才決定要開始拍攝,這裡也想詢問關於這些材料的取得是否需要負什麼酬勞與授權?
CHRIS:主要以簽署授權書與條約。通常使用的片段不長,上傳者本身也會很興奮可以參與這個計劃。
安:這部片是HBO出資的片子,製作過程中會因為出資方及發行平台的關係而有什麼針對電視平台的敘事考量點嗎?
CHRIS:HBO滿開放自由的平台,願意讓很多其他頻道不願意撥放的影片及影集在這平台上放映。像導演另外還在製作的影集《Sex and technology》在七月會上映,HBO算是滿前衛的一個平台。
安:前一部片《Me At The Zoo》受到很多關注去了很多影展,也因此後來接到HBO的邀請開始製作Banksy的這部影片,那這是個什麼樣的狀態,有些什麼樣的溝通呢?前面這部片子去了這麼多影展,是否有某種程度上影響了HBO對你的了解進而邀請你?
CHRIS:第一部片花了四年作創作,後來入圍日舞影展。但其實在那之前就已經與HBO有所接洽,所以我們是一起去參與日舞影展。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這樣我就不需要另外處理行銷電影的壓力,而同時HBO也與我談及拍攝Banksy的這個計畫,因此開啟了後續的密切合作關係。入圍日舞影展對我來說其實認識了很多不同的單位與像是HBO這樣的平台,開啟了許多後續合作的可能性。
安:想請策展人DAN說明自己辦理紐約屋頂電影節的概念。
DAN:紐約屋頂電影節奠基於紐約市,在布魯克林有辦公室。世界上有各種大大小小及不同風格主題的影展,所以在申請投件時也可以注意這個部份。19年前一開始建立這個影展時,大家大學剛畢業,一開始只是想放映大家拍的片子,同時也想嘗試與傳統影展不同的事情,不想在電影院放映,於是將影展帶到屋頂上。因此找了曼哈頓及布魯克林大樓的屋頂放映,後續很成功也很受歡迎所以決定持續辦理。紐約有不同風格的電影院,但也還是有很多片子無法被觀眾看到,也許有人不是影迷只是想看新奇有趣的東西,因此不限於電影相關工作者,就創造了新奇的電影活動讓觀眾與電影工作者可以互相交流(live music或是after party等)。這19年來漸漸建立了網絡,因此可以接觸更多的電影族群(影展單位)、觀眾及市場,漸漸擴大與不同型式影展有合作機會。
安:城市游牧影展這種非主流影展的類型,在促進導演與觀眾交流的形式裡,也許DAN能夠說明看看台灣可以嘗試進行的方式。
DAN:不同影展有不同的取向與品味,像是坎城、日舞、崔貝卡、屋頂或是各個紀錄片影展都會有自己的取向。像是屋頂電影節也曾經拒絕入圍了日舞影展的片子,導演也曾經提過疑惑,但DAN有說明屋頂電影節的理念及美學概念與日舞影展不同。至於適合台灣電影工作者的影展,全美國有上千個影展,台灣的動作片、人權片、戲劇都會有不同的影展可以去投件,所以拍攝地可能不是考量點,重點是影片類型適合去哪些影展投件。
安:作為一個影展策展人,是否有什麼選片策略?像是一年要看3000部片的話,換算起來可能一天要看快十部片,那DAN是如何做這種篩選機制的呢?或是對DAN來說,一部片會選擇多長的時間去觀賞?你能忍受一部片多長的時間呢?(觀眾大笑)
DAN:我們有一個評審團隊可以看片並做初步篩選,接著第二層篩選交由相關電影工作者的推薦來做考量,由大約兩層的篩選後,DAN與核心工作人員再來根據剩下的片子做挑選與選片,那有些也許會是由熟識的藝術家及電影工作者提供資訊,他們也會再做挑選。也因為有這麼多的片子會投件與需要挖掘,也因此與各個電影節的聯繫是很重要的,甚至是說,如果可以跳過這種海選機制cut the line直接將影片交與相關工作人員及策展人來增加曝光的機會,片子在這種口碑背書的情況下,也比較能夠被注意到。我也相信身邊的人的眼光,因此這種背書會讓我有信心去看這些片子。但如果有人沒有先對影展做過相關研究就想要亂槍打鳥的投件,比方說我們這19年來就完全沒有放映過幫派相關題材的電影,那如果有幫派相關題材的影片來投件,我們就肯定不會錄取。某方面來說這也會對雙方造成困擾,成為一種反效果的騷擾。基本上能通過層層關卡到我手上的片子都有一定的水準,通常我都會全片看完,我的工作就是找到滄海遺珠與這種像是滔金的樂趣,若若真的有不錯的影片但取向不適合影展,我們也還是會取消看。我們通常會跟評審溝通,儘量希望評審能全片看完以免錯過什麼真的值得的片子或是新的導演與作品。
現場QA交流:
Q:Bansky本人怎麼看這部片子呢?
CHRIS:Bansky本人沒有參與這個片子的製作工作,但會有HBO工作人員來看看資料的使用是否準確。導演本人對於Bansky也無法得知到底是男是女或是一個群體,所以其實沒有與本人有交流或是徵得其同意,當然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創作是非法的(觀眾大笑),不過本人有選了這部片子的片頭曲。
Q:相關製作片子的預算來源?
CHRIS:HBO有給予這部片子一筆經費進行片子的製作,並與製片公司一起合作處理。
Q:屋頂電影節這19年發展,有跟著一起成長的觀眾嗎,或是通常都是固定年齡階層的觀眾?
DAN:我們在不同的城市舉辦放映,所以每個地區的觀影族群其實是不一樣的。基本上核心觀眾是20~35歲具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我們的放映會吸引到這樣的族群。當我21歲開始辦這個影展的時候觀影民眾的年齡落在這個範圍,直到過了19年後我已經40幾歲了,觀影族群仍舊是這一群新鮮的創意活力分子。
Q:是否有其他的資金補助?
CHRIS:HBO的資金無法支撐全部的預算,所以像是版權的部分有找其他的贊助廠商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