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https://goo.gl/qyuaZT
作者:王信權(資深音樂評論、文字工作者)
從 2002 年誕生至今,每年固定在 4、5 月固定舉辦的城市遊牧影展,應該是台灣跟音樂走最近的影展,新鮮音樂紀錄影片從產地直直送,總是備受認真樂迷關注。因為我們都知道,跟很多路過的國外樂團一樣,錯過總是很難看到第二次。
城市遊牧影展在一個追求表象的時代,最大的特色是:不會餵養我們所期待的,而是我們應該知道的。當然近年來從選片到主辦「怪奇音樂祭」,多元的屬性無法用單一音樂風格來歸類,但在我心中依然是最「龐克」的影展。
重點是,今年確實出現不少跟龐克文化扯上邊的影片,從最早的 1970 年代誕生開始至今,怎麼輸出與拼湊成為不同的樣貌。
首先,《WESTWOOD:叛逆龐克教母》(Westwood: Punk, Icon, Activist)是高齡已 77 歲的 Vivienne Westwood 最新紀錄片。她雖被尊稱是「龐克教母」,但不會創作音樂,手上的畫筆與裁縫刀取代樂器,定義了龐克運動的視覺。而影片著墨更多在她跟前夫 Malcom McLaren 與 The Sex Pistols 分道揚鑣之後的故事,那僅僅是精彩人生的一段插曲。
除了教母,還有暴女(Riot grrrl)。暴女風潮尚未在北美西岸刮起之前,別忘了早期那些默默耕耘的前輩。開幕片《嘶吼吧!龐克暴女上台啦!》(Here to Be Heard: The Story of the Slits)即是關於最早的英國女子龐克樂團 The Slits 的紀錄片,她們出道時跟著 The Clash 一起巡迴,比起男性龐克族,女孩承受更多責難,首張專輯封面《Cut》驚世駭俗地裸露上半身,好似大地之母,後續作品混搭了雷鬼,十分值得一聽。The Slits 後期再度重組,血淚交織,堪稱是 Iggy Pop 與 The Stooges 的「恁祖媽」版本。
繼上年的《地下布魯克林》(Goodnight Brooklyn)揭露紐約獨立音樂的場景現況。此次《平行世界:獨音論》(Parallel Planes)則又回到大西洋的彼端,德國導演 Nicole Wegner 認為:「D.I.Y. 精神是龐克文化最重要的資產、最強而有力的自我表態和反抗。」她將鏡頭聚焦在北美 12 組音樂人,包含 Swans、Fugazi 及 Deerhoof 等,雖然裡頭出現的音樂風格並非全都可以使用風格來做簡化,但實在很難排除龐克的影響。
最後提醒一下,可別被《機歪饒舌大叔》(Bunch of Kunst)的片名給騙了,跟 Hip Hop 文化沒有直接關聯,什麼饒舌?根本是魯蛇。主角是 Sleaford Mods ——近十年在英國諾丁漢崛起的中年大叔二人組合,味道可能比較接近 Post-punk,主唱 Jason Williamson 憑藉著工人階層的語言,加上機關槍式的碎念,引發大眾共鳴,甚至紅到語言不通的歐陸,他在受訪說:「要是你一週才賺 15 英鎊,打開電視看到一堆白痴唱著情歌,吉他手在森林耍帥,那真是狗屎。」他跟負責編曲的 Andrew Fearn 與經紀人相互扶持,即使站上了 Glastonbury 音樂節、Rough Trade 相中簽下,仍不改其獨立本色。Iggy Pop 在片尾又亂入了,不吝嗇給予小老弟肯定。
城市遊牧影展即將自 5 月 17 日至 27 日期間於真善美戲院盛大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