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導演Doug Wolens,策展人David Frazier
觀眾:有推薦的科幻小說在談論奇點相關議題嗎?
導演:我有看小說,但沒有看很多科幻小說。我1959年在美國出生,60年代開始接受小學教育,當時的教育讓我們認為科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不是科幻。這部電影從2000年開始拍攝,直到2012年才完成,這段時間科技有很大的進展,但這一切都是漸進發生,關鍵技術並不是在哪個特別的時刻被突破。像我們這一代的人對現在的科技發展會非常驚訝,但現在的小孩生活已融入這些科技,所以不會有這樣驚愕的感覺
觀眾:片中科技發展的應用與商業、科學、哲學較有關。醫療界好像沒有太多意見。我最近在跟醫院打交道,發現人體還有很多東西需要靠科技來克服。
導演:當我們在探討科技應用在生物上,這是檢視科學真正作用的時候。但我想的問題規模是更廣大的。
觀眾:很多導演有拍類似的議題,有些是用情境發展的方式,有些是用提問的方式,但導演是針對一些思想家做訪問。想問導演一開始就決定不涉入影片太多嗎?因為導演好像不常出現在影片中。還有導演對於科技奇點在2017年有沒有別的想法,片中的思想領導有說出導演的想法嗎?
導演:針對第二個問題,科技發展趨勢都成指數性成長,不論數據庫或3D列印,在資訊科技各領域都是。所以目前科技就是在進程中。
至於第一個問題,我從來不告訴觀眾如何思考,不會說奇點一定會在哪個時刻發生,我都是讓專家提出關鍵問題,讓觀眾自己去判斷這個人說話很瘋狂,還是有道理。因為我很討厭被教導要如何思考,我相信每個觀眾都很聰明,自己做出判斷,這個過程能讓我更快達到目的-刺激關中思考未來科技走向。影像中我不加想像畫面,也不拍攝實驗室的大發現,或大膽預測未來的言論,因為那可能都會看起來過時。我讓觀眾長時間觀看受訪者,好像在跟專家面對面坐在同個房間對話,讓觀眾自己去判斷他們的言論,為了這個效果,我沒有加上任何想像或動畫畫面,觀眾不認同我的想法並沒有關係,重點是要自己去思考。這部片子呈現出我的思維,我一開始覺得科技奇點這個想法很棒,但後來又覺得很恐懼,一方面我相信科技的進步,一方面我也相信人性。
觀眾:我覺得這部片子非常棒。剛剛聽到您說您成長於60年代,那陣子剛好是阿波羅登月行動,那時候會不會認為說,到了21世紀,應該早就到火星了。但因為政治及經濟因素,整個太空科技慢了下來。您有沒有訪問到任何專家學者提到這個想法?
導演:每個專家的想法不一樣,有人因為政治因素願意給很多的資金。但其中一位受訪者Ray Kurzweil,他說:「科技奇點一定會發生」,而且每年都說,我原本打算把他重複說這句話的片段剪掉,後來決定保留這些重複句子,讓觀眾了解到他的堅持。
(圖:科技狂論壇,左為策展人,中為導演。)
策展人:導演居住在舊金山,那科技奇點的觀點是不是以矽谷為中心,像科技巨頭Google、微軟,科技奇點這個想法在矽谷科學園區的普及性有多大?
導演:舊金山灣區矽谷是一個主要的科技重鎮,但美國的德州、波士頓、卡羅萊納州都開始有很多科學中心,因為我住舊金山,比較能採訪到舊金山的專家。我2000年左右曾參加過一個科技奇點的高峰會,有來自世界各國的人,這是我開始拍科技奇點的時間點,這個潮流是在全世界科學界廣泛討論的觀點。
觀眾:未來學家Kurzweil他有沒有回復一個重要理論缺陷:把電腦的運算力比擬人類發展理論上會有一些問題,像我們是以基因與染色體組成,所以跟電腦很不一樣?
導演:我的整部電影幾乎就是在講這個問體:人腦等同電腦的運算能力嗎?Kurzweil認為科技奇點一定會發生,希望人們相信這個理論。電影中也有探討到意識。人的智慧有兩大要點:一是人,二是智慧。智慧就隱含意識在裡面。我訪談到的哲學家的論點: 我認為我有意識,但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但至少你長得像我,我就假設你跟我很像,也可能有意識。但我們無法預設電腦有意識,因為它跟我們太不相同。我常常有需多觀點與Kurzweil不同,但我仍很尊敬他,他非常聰明,發明了語音辨識、臉部辨識等等的高科技。我想我不需要辯護科技奇點這個理論,但我應該為自己的電影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