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現場觀眾提問
A:導演Valarie Soe、策展人David
–
文字紀錄:Iris
照片:Leo Yan
–
Dave:導演紀錄了這麼長的歷史,從1967年開始到現在、這麼多世代,請問總共訪問了多少人呢?
A:訪問了大概30多位,有很多遺珠沒有剪進電影中。在開拍前我花了兩到三年調查,口耳相傳Pierre wuu(愛之船的創辦人)有一份愛之船參加者名單,上面還有聯絡方式,這份名單真的幫了大忙。另外,我們很幸運可以找到1967年、第一屆愛之船的參加者。其實在那之前好像還有一屆,不過據說只有十個人,所以我就直接忽略了。而且1967年那位受訪者說他是「第一屆」,這段話很酷!所以我就把他放進去了。
Dave:十年前就想拍攝,為什麼現在才拍?
A:其實我從90年代就想拍了,只是2000生孩子、2003生了第二個孩子,所以到2014才開始。
Dave:拍攝時間多長?
A:從2015年到去年(2018)11月,後製時間很短。
Dave:電影裡有一個很有趣的手法是導演自己成為受訪者,這在紀錄片中並不常見。為什麼這樣安排呢?
A:雖然這只是個六週計畫,但很多人的人生被這個計畫改變了。我也是其中之一。營隊結束之後我依舊對這趟旅程念念不忘。
Q:我是2012年其他計畫的輔導員。電影裡雖然有輔導員對學員的想法,但好像沒有學員對輔導員的看法,我好奇他們對輔導員怎麼想?
A:這個問題很酷!我相信我的電影裡絕對還遺漏了很多沒有討論的事。就像電影裡提到的,學員們來到台灣時感受到的是完全的文化衝擊,我相信輔導員在接觸這些學員時也有類似的感覺,這是雙向的交流。
Q:比起以前的亞裔美國人,現在的亞裔美國人(或其他國籍的人)有更多管道可以知道台灣的事、認識台灣。你覺得對以前的亞裔和現在的亞裔來說,這個計畫有什麼不同?
A: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在網路時代之前的參加者彷彿來到了另一個星球,每個人都覺得很棒。但後來真的很不一樣,例如2013年的女孩(就是她說他們讓愛之船「沉船」了的那屆),她每年都可以回台灣探望家人,中文也說得非常好,在網路上看周星馳電影一點問題都沒有。
Q:這部電影計劃如何行銷?如市場、觀眾等等。
A:首映的目標觀眾絕對是台灣或任何華裔/亞裔,不限於美國。其實甚至也不限於華裔或亞裔,不管是猶太人、波蘭人或者哪裡的人,只要他們有相似的經驗,電影應該都能和他們產生共鳴。
Q:片中大部分受訪者卻很接受這個計畫的「愛之船」特質,但有一個學員卻在facebook上貼文反對「愛之船」裡的男女關係。為什麼導演加入了這個片段?
A:我隨機在臉書貼文上看到這個貼文,覺得非常特別,所以作為一個反面的論述放入電影。像片中另一名學員Christina說,有些學員覺得他們自己就是比較特別、他們的特殊待遇是理所當然,這也是一個反面的論述。
Dave:這個計畫歷時那麼長,80年代出現了關於身份認同等等論述,這些在愛之船的參加者身上造成什麼變化?
A:我有訪問到一些人,他們實際上在愛之船交到了第一任男/女朋友,但他們不願上鏡頭談論這些。我覺得他們仍然是比較傳統的,就像裡面有學員說到一位輔導員是同性戀,大家都知道,但他們不會說出來。
Q:導演身為「愛之船」的學員,再次回到台灣,有沒有什麼改變?
A:差異非常大。我參加的是1982那屆,當時還在戒嚴。現在台灣有subway、有民主。另外就是一些用詞上的選擇,例如前期的愛之船中,所有人都說自己是中國人(Chinese),後期大家會自稱Taiwanese。以前我們不覺得兩者之間存在任何差異,例如我自己其實就不來自台灣,我是Chinese。
Q:愛之船有沒有限定參加者必須是特定的年齡層?
A:一開始是17~22,後來有往下降,所以我們叫這個計畫「baby boat」。後來又有向上放寬,到了27、28的樣子,但我不知道為什麼。
Q:我很驚訝看到有說法語的人,因為這個營隊似乎大家都在說英文。報名愛之船有沒有語言限制呢?
A:沒有語言限制,只要你是非台灣出生的就可以報名參加。不過一直有謠言說他們只收常春藤盟校的學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