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
《吉米罕醉克斯傳奇》導演John Head
台灣Live House推手 凌威老師
策展人David
–
照片:Leo Yan
Q:請問John Head導演,哪一個人是你最有印象的受訪者?
A:小理察(Richard Wayne Penniman)大家心中有一席之地,六十年來他一直是流行樂和流行文化中有影響力的一個人物,我記得當時花一整天訪問他,他很重視外貌,當天盛裝打扮(笑);Eric Clapton有點過度打扮;Mick Jagger當時床上拍攝,以前給人感覺很真誠直,現在他變成是個大明星了。
Q:Jimi Hendrix在1970去世,本片於1972早期即開始拍攝,是第一部有關Jimi Hendrix的紀錄片,想要請教導演當時很多人跟您一樣拍攝音樂紀錄片嗎?《吉米罕醉克斯傳奇》整部電影有表演片段及採訪,這拍攝手法受誰影響?(註:早期的音樂紀錄片是單純的紀錄演唱會現場,John Head導演將採訪加入紀錄片中,開啟音樂紀錄片的新型式。)
A:《吉米罕醉克斯傳奇》受到幾部片影響,像紀錄洛杉磯傳奇音樂祭的《Wattstax》以及紀錄Woodstock的音樂紀錄片,這種類型的音樂紀錄片幾乎都以音樂貫穿;有另一種音樂紀錄片的類型是只有訪談,具代表性的電影像是由Maysles 兄弟及Charlotte Zwerin執導《Gimme Shelter》。我們想要在《吉米罕醉克斯傳奇》呈現完整的歌曲,也想增加影片深度,我與二位共同導演都覺得應該可以更有意思一點,因此促成音樂片段加上訪談的型式誕生。
Q:本片是用什麼規格拍攝?
A:我們是用16釐米拍攝再轉35釐米,現在回想,當初該直接用35釐米拍攝效果應該會更好。我要感謝這部電影,成本不是非常高,但在全球的版權售出讓我有一筆收入。(笑)
Q:可以跟我們分享Jimi Hendrix私下是什麼樣的人?
A:我跟Jimi實際上沒有太多接觸,我比較像是一個小粉絲,在後台工作時常以仰慕偶像的目光看著他。很多人說Jimi是孤獨的人,但我覺得他只是害羞、安靜而已,他有很多朋友,像是影片中跟他一起在車上的就是他女友。我覺得他的死單純是個意外,應該是當時服用一顆當年很普遍的安眠藥mandrax,這種安眠藥比較像是用來放鬆,當時蠻多人都會服用的,這種安眠藥還有稍微抑制咳嗽的效果,我在猜,如果他當時沒有吃那顆藥,可能可以吐出嘔吐物,就不會窒息致死了。
Q:Jimi Hendrix是黑人,他當時的主要粉絲也是黑人嗎?
A:Jimi當時沒有特別受黑人歡迎,其實他的行銷對象是對白人,在電影中看到演唱會也多是白人參加,因為票也有點貴,黑人不一定負擔得起。不過他整個人像是火焰一般,又非常有創造力,這也是之所以全球在後來不分種族都愛他的原因。
Q:拍攝本片的起由?
A:我不會彈吉他,但我是粉絲,我只是因緣際會認識華納影業的人。華納影業當時想,發電影原聲帶可以賺錢,附低負擔影片製作的成本,因此就同意出資。
Q:對導演而言,你覺得Jimi怎麼影響世界?
A:我不覺得他發明了什麼東西,不是什麼新的彈奏型式,但他所擁有獨特的彈奏技巧。Jimi玩藍調跟搖滾,他創造與眾不同的曲風,他還發明效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