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音樂紀錄片導演的 John Head,本身也是個音樂迷。John Head 早年居住在倫敦時,工作之餘的愛好就是參加音樂節相關活動。「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去參加蒙特雷音樂節的時候,因為碰巧有一位女性朋友是音樂節的工作人員,所以給了我一張 VIP 的票,我因此有幸坐在滾石樂團樂手 Brian Jones 的旁邊。當時因為我那位朋友在我身上披了一面旗,讓我變得很顯眼,甚至還讓一位記者誤以為我是滾石樂團的吉他手 Keith Richards,跑來說要訪問我呢!」 John Head 更提到一個自己早期與 Jimi Hendrix 的淵源:在一個朋友的招募之下,碰巧加入 Jimi巡迴演出的團隊幫忙搬樂器和音響設備。導演笑稱自己和 Jimi 都因為個性太害羞的關係,儘管見過 Jimi 幾次面,卻從來沒有和他講過話,只是默默在後台沈醉於他炫麗的吉他演奏技巧以及皇后樂團色彩強烈的音樂。
1972年,Jimi 逝世兩年後,的一位製片友人因緣際會開始籌備拍攝 Jimi Hendrix 的紀錄片,John Head 隨即飛到洛杉磯開始拍攝的相關工作。
接著,一切就要從蒙特雷說起。蒙特雷流行音樂祭當中,Jimi Hendrix 穿著華麗的表演服,指尖在那把十二弦的吉他上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炫技。畫面隨後帶到在倫敦及美國的知名樂手談談他們與 Jimi 的淵源。觀眾就像這樣,看著 Gary Weis 以熟稔手法穿插剪輯的畫面,拼湊出 Jimi 的故事。導演特別提到,這部紀錄片最特別的地方,是除了知名人士的訪談之外,還特別安排了 Jimi 的兒時朋友等人物告訴我們關於 Jimi 的有趣軼事。導演指出,Jimi 的音樂當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融合了非主流文化的元素。在當時,英國的樂壇盛行藍調和前龐克,但在北非則流行一種叫 Gnawa 的風格藍調的節奏像是模仿火車前進的節奏,而 Gnawa 的節奏則像是模仿駱駝走路的節奏,較為輕快流動。Jimi 到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北非國家巡迴演出的同時,也吸取了北非的獨特節奏融入自己的音樂中。Jimi 就像這樣,到各地巡迴演出之際也汲取當地的精華作為創作的靈感泉源。或許這就是為什麼 Jimi 的音樂會受到如此廣大的迴響,就連披頭四在他們最受歡迎的專輯 Sergeant Pepper 的發行期間與 Jimi 先後在倫敦表演時,也對 Jimi 受歡迎的程度感到驚異。
受到 Jimi Hendrix 影響的眾多藝術家當中,也包括了這次因動畫電影《黑就是黑》受邀來台的導演 Fermin Muguruza。Fermin Muguruza 來自巴斯克,是位於西班牙東北方,法國西南方的自治州。畢卡索的名畫,格爾尼卡(Guernica)所描繪的,就是1937年巴斯克省歷史名城格爾尼卡城的平民,在毫無設防之下,受到佛朗哥政府地毯式轟炸的悲劇。巴斯克地區的奔牛節慶典當中有一個巨人遊行活動,由於成為海明威在《The Sun Also Rises》中的故事場景而廣為人知。巨人遊行的巨人人偶是由一群人藏在人偶裡面所操控的,類似台灣宗教活動八家將當中的人偶。
《黑就是黑》的故事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誕生:1967年,巨人遊行來到美國第五大道。因為美國當時的種族歧視,兩個黑人巨人被拒,引起當時來自巴斯克、在美國秘密協助黑豹黨員逃到古巴的記者深入探究。法西斯、越戰、嬉皮活動、迷幻藥、種族歧視、黑豹黨⋯⋯,儘管 Fermin Muguruza 因當時年紀太輕,並未經歷1960年代政治、文化、音樂掀起的動盪,但在他的青少年時期,仍然在語言和音樂方面感覺到某種禁箇,他說,西班牙禁用巴斯克語,因此初期的創作只能以英語、西班牙語等其他語言為主,直到長大一些之後才明白上一輩的人為什麼要這麼努力保存自己的語言,才開始對用巴斯克語創作的重要性產生自覺,進而開始一系列巴斯克語推廣運動(例如:同時身為音樂人的Fermin早期用西班牙語創作;後期則改用巴斯克語演出。他形容,這就像 Jimi 在台上演奏國歌,藉由吉他狂妄的節奏,吶喊參與越戰的美國士兵們承受的煎熬—— 我也要像 Jimi Hendrix 一樣,用吉他革命,用吉他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