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搖滾迷,不可能沒看過《搖滾快門》攝影師Mick Rock拍的專輯封面照!
他的快門曾拍下《Raw Power》半裸如獸的 Iggy Pop,拍下《Transformer》、《Coney Island Baby》沾染華麗搖滾扮裝的 Lou Reed,拍下 Queen 的〈Bohemian Rhapsody〉那,四人宛如《教父》中馬龍白蘭度頂上打燈的莊嚴頭像。
他的快門曾拍下《Raw Power》半裸如獸的 Iggy Pop,拍下《Transformer》、《Coney Island Baby》沾染華麗搖滾扮裝的 Lou Reed,拍下 Queen 的〈Bohemian Rhapsody〉那,四人宛如《教父》中馬龍白蘭度頂上打燈的莊嚴頭像。
《人類之後》或許是我拍過的所有片中最「攝影」的。影像對我而言一直很重要,甚至還在增長,所以在這部片中它躍居最重要的位置。拍攝《人類之後》是連串處理觸手可及事物的過程——不過我們只操作我們覺得有必要性的可及周遭。
這種電影風格,彷彿中國傳統醫療的證候學,在望、聞、問、切中考掘癥狀與病候,從而給出診斷與處方。《人類之後》於是成為一種電影病候學,攤開一切現代文明毀壞、崩裂、腐蝕的視覺證據,敦促觀眾自己給出一個診斷。
第16屆城市遊牧影展今日(5月11日)正式開跑,由探討獨立文化生存空間的紀錄片《再見地下布魯克林》為影展揭幕,本片導演暨Death by Audio共同創辦人Matthew Conboy與製片人Amanda Schultz自紐約抵台,出席一系列影展活動。
影評人但唐謨,跨界藝文工作者臧妮姬及策展人David獨家推薦片單大公開,時間不夠怎麼看?喜歡某種類型電影怎麼看?讓我們為你解密。
本屆開幕片《再見地下布魯克林》透過一段紐約地下藝文空間的熄燈輓歌,反思高速都市發展的延伸問題與獨立文化的生存困境,閉幕片《漢字》(Hanzi)則從中文字美學展開對於視覺文化和身份認同的思索。
今年的音樂與藝術單元以「挑戰傳統」作為關鍵字,聚焦多位當代前衛創作者,如締造經典的音樂人與備受爭議的藝術家們鎂光燈前與幕後人生。
傷心欲絕計劃在六月推出新專輯並展開巡迴,會決定在錄音的百忙之中仍舊參加遊牧影展怪奇音樂祭,劉暐表示與主辦認識多年,「相信他對選樂團的眼光,可以和其他不錯的團體一起演出」是參演的主因。而金剛則以華衛音樂自救會DJ的身份出席過前年的音樂祭,談到在廟裡放歌的經驗,他大笑著說「超掛的,很好聽,很爽」。
受到富士音樂祭戶外Palace of Wonder舞台啟發,遊牧影展戶外怪奇音樂祭以「好玩、爽度高、感染力強」為指標,要在4/15-4/16帶給大家脫離現實、宛如進入臨時搭建馬戲團的嘉年華氣氛。除了邀請來自日本車庫暴女團Kinoco Hotel、日本後搖jazz-trance團L.E.D.及前電子搖滾團蹦蹦衛星鼓手的樂團Omni Sight、加拿大雷鬼靈魂樂手等跨國陣容加入,台灣樂團陣容包括白目樂隊、傷心欲絕、黑狼與Meuko Meuko、Skaraoke,超過30組樂團加DJ表演!更別提pop-up黑膠舞台、結合電子樂與滑稽老派脫衣秀、富士音樂祭的節目策劃Shogo Komiyama座談,皆備受粉絲們引領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