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城市遊牧影展 * (台北)影片節目表 *

首頁 MAIN / 購票說明 / 中文 / ENGLISH .............. ...........

影展地點:華山1914創意園區 台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 2棟A地圖

4/28 (四) 7:30pm 4/29 (五) 7:30pm 4/30 (六) 7:30pm 5/1 (日) 4pm 5/1 (日) 7:30pm 5/2 (一) 休息 5/3 (二) 7:30pm 5/4 (三) 7:30pm 5/5 (四) 7:30pm 5/6 (五) 7:30pm 5/7 (六) 7:30pm 5/8 (日) 4pm 5/8 (日) 7:30pm
oddsac winnebago man 2011 urban nomad video mindfuck party ai weiwei In a Dream 休息 Olafur Eliasson: Space is Process Helvetica Roskilde documentary film Beautiful Losers Macho Taildrop Lao Ma Ti Hua Ai Weiwei documentary Voices in the Clouds

購票

短波一:有開場資格的那種

我們帶來了一些很殺的電影,展開這次城市游牧的驚喜旅途!如果你熱愛日本迷幻動畫,或是只是單純愛上怪異組合帶來的戰慄,這一場放映絕對屬於你!

《人生HIHI》
郭乃榕/姚爰盼/詹雯茹/游惠閔 /2009 /台灣 /4分鐘 / 中/英
《Twinning 21》
TJ K.M+Yana K.M /2007-2011 /US /2分鐘 /無對話
《離魂記》
林宗輝 /2010 /台灣 /29分鐘 / 中/英
《瘡》
黃聰閔 /2010 /台灣 /2分鐘 /無對話
《一部精華電影》
蔡弦剛 /2010 /台灣 /2分鐘 / 中/英
《惡童實驗》
鍾侑軒/ 2010 /台灣 /11分鐘 /無對話

《Animal Collective之異界幻想》
*導演 Danny Perez 出席

ODDSAC / Danny Perez / 2010 / 美國 / 54分鐘 / 無對話

Danny Perez加上Animal Collective,一股迷幻而邪惡的氣息! 獲得紐約古根漢博物館及巴黎龐畢度中心青睞的視覺藝術家Danny Perez,
與異種樂隊Animal Collective合作的前衛實驗作品,在2010日舞影展首演, 其中Animal Collective量身打造的十三首曲可是別的地方聽不到的,充滿恐 怖與奇幻的視覺衝擊,綜合大衛林區與加斯帕諾的黑暗影像美學,令人屏息與錯置。電影帶領著觀眾從黏稠的黑油到詭異的煉獄,甚至到了有山妖洗蛋的林中溪流。雖然音樂型態屬電子原聲-非常有現代感,甚至讓人有種與之共舞的感覺-但核心概念還是回溯到70年代的迷幻音樂,如Pink Floyd的《The Wall》和The Who的《Tommy》。團員Panda Bear說明了電影的概念是「閉著眼聽Animal Collective的音樂時腦中會浮現的影象」。Danny Perez說: 「在ODDSAC裡,我能看到全新的東西!」



 

購票

購票

短波二: 有關鴨, 蛞蝓,樹林的東西

樹!鴨子!蛞蝓!說真的,這些關於深邃幽暗的森林電影到底打哪來?! 你沒猜錯,我們將呈現這些極具幻想的特別影片,而且它們實在酷的要命。 從德國哲學家到我們看過最爆笑的西班牙短片,都將是這單元的精華!

《孤仙汁》
陳祖君/ 2010/ 新加坡/ 10分鐘/ 中/英
《Why Slugs Don't Like Salt 》
Jose Corral/ 2010/ 西班牙/ 24分鐘 / 西/中/英
《狐與奇幻森林》
鄭煥宙/ 2010/ 台灣/ 7分鐘 /無對話
《The Duck of Nature/The Duck of God》
James T. Hong and Chen Yin-ju/ 2011/ 美國,荷蘭,台灣/ 4分鐘/ 英/中

 

開幕片: 《史上最憤怒的男人》
Winnebago Man / Ben Steinbauer / 2009 / 美國 / 85分鐘 / 英/中

「有幽默感的紀錄片實在太少了,這部是我近年來看過最爆笑的!」

—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 史上第一部網路爆紅影片的現象紀錄!二十多年前, 一個專門販賣旅行車的業務員在練習推銷商品時,嘗試背下一長串推銷經而 失敗,開始了荒腔走板又爆笑的行徑。他連珠砲的國罵夾雜商品資訊的精神分裂句子被錄影下來,十幾年後迅速在YouTube上被熱烈傳開,網友將這位業務員封為「史上最憤怒的男人」。紀錄片以這一系列影像和病毒傳播型網路現象(viral videos)為主題,探討影像來源以及它們如何在二十年後深深影響了當年錄影帶中的主角—現已八十歲的退休業務員Jack Rebney根本不知道這些帶子的存在!知名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愛死了這部片,不僅在美國首映會替本片站台,更大讚本片導演把心中最想說的話誠實傳遞給觀眾,而這世界已經很少有人這麼做了。

看中文預告片 按這裡

 

購票

購票

VIDEO MINDFUCK PARTY

長話短說!為了今年的第10屆的城市遊牧影展,咱們要辦個老硬派的趴踢。 這將會是我們有史以來最好玩、最搞怪的趴,同時也是個高水準的藝術盛會!

DANNY PEREZ:Animal Collective共同創作

古根漢前衛視覺藝術家 Animal Collective和視覺藝術家Danny Perez的合作是很自然的。Perez本身導演過數部MV,其中包括實驗樂團 Black Dice 和 Panda Bear。Danny運用了一貫的DIY精神,揉合原始與前衛科技而創造出一種特有的視覺風格。發行《Animal Collective之異界幻想》以來,他持續與 Animal Collective合作,在世界知名的現代藝術館創作裝置藝術,包括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和巴黎龐畢度中心。這次城市遊牧給了Danny四台高輸出投影機和一座空倉庫,他挑選了紐約的藝術搖滾團I.U.D.共同創作本次演出的音樂。

I.U.D.:
Gang Gang Dance女主唱&鼓手領軍 紐約怪奇電子雙人組I.U.D

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前衛實驗樂團。主成員為Gang Gang Dance的Lizzi Bougatzos 和 Sadie Laska。兩人都是鼓手,也帶進了各式的電子節奏和弦律。以取樣建構樂曲的同時,Lizzi用嘯妖般的高音飆出瘋狂而不可解的歌聲和嘶吼。他們的曲風融合了粗藝術搖滾、工業噪音、以及無浪放克,並曾被與 Boredoms、Front242、和 Butthole Surfers等樂團相比擬。

8:30pm 進場
9:00pm 樂團:不熟的朋友派對
10:00pm 短片電影(如下)
10:45pm I.U.D. + Danny Perez
11:45am 樂團:.22
12:30am DJ: TBA
1:15am DJ Marcus Aurelius
2:30am Danny Perez (DJ set)

短波三:趴踢!趴踢!趴踢!

讓我們回歸初衷,來一些瘋狂騷動的趴踢影片。不用做太多解釋,只要盡情享用這單元就夠了!就像開趴一樣!

《一位非常非常嚴肅的女士的鳳梨》
吳梓安/ 2010/ US/ 6分鐘/ 中/英
《Lucille》
Albert Pinto/ 2010/ 西班牙/ 9分鐘/ 西/英/中
《Isle of Lox: The Face》
Leyla Rodriguez/ 2010/ 德國/ 4分鐘/ 無對話
《聞見斬-現實的百般無奈》
The Physical Chemical Brothers/ 2010/ 台灣/ 5分鐘/ 無對話
《Formiche (Ants) 》
Stefano Gianotti/ 2007/ 義大利/ 1分鐘/ 無對話
《熟悉的唇》Nathan Andersen/ 2010/ 美國/ 14分鐘/ 英/中

還有吧!按這裡 就看 Danny Perez 超帥的一個5分鐘的紀錄片。

購票

購票

艾未未專題

即將在今年底受北美館邀請來台展覽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未未,活躍於建築、策展、攝影、電影,以及社會文化評論。除藝術創作外,還積極參與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等活動,並對各種腐敗政治勢力和事件進行調查 艾未未曾關注並深入調查的事件有:毒奶粉事件,四川汶川地震央因豆腐渣建築工程致死的學生及人數,聲援被迫害的維權人士譚作人等。艾未未曾在其新浪的博客裡陸續公佈了調查到的因地震死亡的具體的學生名單,但這些數據不久後便被管理方刪除。2009年六四事件20週年前夕的5月29日凌晨,艾未未的新浪、搜狐和網易博客同時被徹底關閉。因為其維權行動,艾未未曾受到政府的軟禁和身體傷害。他亦致力通過網際網路跟大眾溝通,特別是中國國內的年輕人。藉由2011城市遊牧影展,觀眾將可從兩部艾未未所執導和參與紀錄片,了解汶川地震調查報告的連續事件,一窺中國敏感議題下的市井小民生活和受到中國政府蒙蔽隱藏的真相。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艾曉明/ 2010 / China / 77分鐘 / 中文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是中國的一首禁歌 ,歌詞充滿火紅、鮮活的生命力,也是艾曉明執導的一部禁片。 本片講述譚作人、艾未未、與另外一部電影《老媽蹄花》的故事。2009年,譚作人起草題為《5.12學生檔案》的倡議書,呼籲民間對汶川大地震遇難學生的校舍工程進行調查。2009年,譚作人以曾經公開發表關於六四事件的文章之罪名被捕,並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有期徒刑5年。在川震兒童生命凋零之處,繼譚作人被捕之後,批判藝術家艾未未團隊拒絕遺忘,進而要求政府信息公開,承擔責任。當然,還有在鏡頭後面的導演艾曉明,她被迫提早退休、被限制離境,然而手執鏡頭,把公民面對制度暴力的執著記錄下來,見證汶川大地震後面隱藏的歷史惡夢,帶給人民謊言底下真實的力量。

購票

 

購票

短波四:魔幻/寫實

有時候,現實比虛擬更具有想像空間,有時則難說。 有時候,你可能覺得自己的血管彷彿有個USB接孔,有時候,又覺得其實還好。 來看看這一些影片,它們都是關於現實裡的魔幻,或魔幻中的真實。

《Ice Crack Hiss》Vanessa Cuthbert/ 2011/ 英國/ 4分鐘/ 無對話
《連結》李麗蓉/ 2010/ 台灣/ 14分鐘/ 中/英
《泰國鱧》鮑孟德/ 2010/ 台灣/ 25分鐘/ 中/英
《Lightness 》Lucia Del Rio/ 2010/ 西班牙/ 16分鐘/ 西/中/英

 

《夢之牆》
In a Dream / Jeremiah Zagar / 2008/ 美國/ 80分鐘 / 英/中

SXSW電影節觀眾票選獎、舊金山紀錄片影展最佳觀眾票選獎、費城電影節評審團獎、烏茲塔克電影節評審團獎 藝術家Isaiah Zagar在過去40年當中,在費城創作了許許多多令人屏息的巨幅馬賽克壁畫,本片帶領觀眾進入他的人生和家庭,從60年代的嬉皮世代到進入21世紀後,藝術家面臨的動盪生命及精神瘋狂邊緣。到底「藝術家」代表什麼意義?藝術又如何連接到生活?電影展現Zagar史詩般的創作,更紀錄了他與妻子之間岌岌可危卻同時緊密不可分離的婚姻關係。由Explosions in the Sky、Efterklang、The Books、Bibio等名團的作品配樂,在爆炸與層層堆疊的音色中,一探藝術本質如何將人類心靈推往生命的極地邊境。美國獨立影展獲獎無數並深受觀眾喜愛。

購票

休息

購票

短波五:美術與生活

總有一天,這世界的有錢人會把藝術家前人的工作室買下來, 裝扮成假掰的文藝人士,住在高聳入天的象牙塔裡……,欸,等等!這些好像早就發生了!這兒統統是這樣的電影,也有關於青少年自給自足的文化,以及一些你想像不到的東西。

《I was a Mill》
Stefano Gianotti/ 2010/ 義大利/ 5分鐘/ 無對話
《The Good Life (A Guided Tour) 》
Katleen Vermeir, Ronny Heiremans/ 2009/ 英國, 比利時/ 15分鐘/ 英/中
《蛋糕師傅》
劉晏呈/ 2010/ 台灣/ 4分鐘/ 無對話
《關於我》
陳虹任/ 2010/ 台灣/ 4分鐘/ 中/英
《我假裝我不是媽媽》
Katy Liu 劉芝妤/ 2010/ 台灣/ 29分鐘/ 中文

 

《艾里亞森的光鏡幻影》
Olafur Eliasson: Space is Process / Jacob Jorgensen, Henrik Lundo / 2010 / 丹麥 / 77分鐘 / 英/中

丹麥當代藝術家艾里亞森將世界藝術帶入一場「風暴」! 他曾在倫敦泰德當代美術館置入蜃景般的太陽和仿造倫敦的霧,也曾在MoMA紐約現代美術館展現布魯克林大橋傾洩而下的瀑布,他擅長在空間中尋找光鏡幻影,並往往包含每個觀眾自身的獨特經驗。是什麼元素使一個空間擁有生產力?或是具有挑戰性、排外性、包容性?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得以一探這位當世最具影響力藝術家的面貌。本片從04年至09年拍攝,試著了解這位有時健談的學者、時而內向害羞藝術家,在作品中表達的意象和他的願景:創造出能改變空間的裝置藝術,進而改變我們的思維。

購票

 

購票

波六:跨界吧!

大部分的電影都有自己的屬性,這單元的作品卻完全找不到分類!「天空樹下不見不散」就是這樣的短片,融入武士冒險動畫的現代寓言。 這只是其中一例,還有許多各異奇趣的作品等待大家發現!

《我還不知道》陳穎寬/ 2011/ 台灣/ 6分鐘/ 中/英
《Abyss) B Part》Dolcevita Zheng/ 2011/ 台灣/ 2分鐘/ 無對話
《讓風帶我走》蔡珏伶/ 2010/ US/ 3分鐘/ 中/英
《以我之見》Hsu Chih-Yen 許智彥/ 2010/ 台灣/ 11分鐘/ 無對話
《天空樹下不見不散》吳怡靜/張正杰/陳星嘉/謝因明/ 2010/ 台灣/ 20分鐘/ 日/中
《女怪物博物館之三重瑪利亞》林韋伶/ 2010/ 台灣/ 8分鐘/ 中/英

 

《一個字體,一百年的平面設計》 Helvetica / Gary Hustwit / 2007 / 美國 / 80分鐘 / 英/中

經典傳奇字型的故事,一窺印刷、平面設計、視覺文化大觀園! Helvetica這個字體,可是歷史上最長盛不衰的字體。它包含了世界上的設計、廣告學、心理學和溝通能力。為了慶祝Helvetica誕生50年,美國導演Gary Hustwit拍攝這部獨立紀錄片,深入探討了這個字體所應用的場合、媒介,以及設計師們使用該字體背後的美學考慮。電影讓大眾認識這款出自瑞士設計師的字體,如何在平面設計及商業上成功,拍攝地遍及美、英、荷、德、瑞士、法、比等國,走訪世界各地的設計大師以及Helvetica對設計美學的深遠影響。

購票

購票

短波七: 剛喝五杯咖啡的感覺

準備好來參加搖滾盛宴了嗎?我們有搖滾客彭雷的電影,也有年度瘋狂老外作品, 以及其他讓你有咖啡因OD感的更多更多!不僅如此,這單元還有春天吶喊的神秘片段公開!

《Short Stays/Room with a Cat》
彭雷/ 2010/ 中國/ 14分鐘/ 中
《把戲》
王博彥/ 2010/ 台灣/ 4分鐘 / 無對話
《Eyes and Ears on English》
Michael Lane/ 2010/ 台灣/ 20分鐘/ 英
《我們沒有救你,也沒有救自己》
李俊宏/ 2009/ 台灣/ 3分鐘/ 無對話
《寄生》
葉馨文/ 2010/ 台灣/ 3分鐘/ 中
《春天吶喊節目》
待宣佈

 

《北歐新搖滾世代》
Roskilde / Ulrik Wivel / 2008 / 丹麥 / 99分鐘 / 丹/英/中

北歐年輕人的音樂文化宣言! 北歐最大型的搖滾音樂盛會,至1971年開辦已有四十多年歷史,從世界各地湧入的觀眾,也帶來了各自對音樂的熱情與渴望,共同造就了Roskilde音樂節與眾不同的風貌。此部電影紀錄了2008年Roskilde的現場表演和音樂節的籌備過程,包涵Placebo、Franz Ferdinand、The Streets、Rufus Wainwright、Editors、Sonic Youth及 Mew等樂團和音樂人均在紀錄片中表演,透過策展者、音樂家和背包客的各種角度,一睹北國丹麥新世代文化的創意及活力,丹麥的年輕人說:「Roskilde 音樂節,是我們年輕人的文化宣言!」

購票

購票

短波八:我愛外太空蛋糕

快跟著我們一起複誦五次:「我愛外太空蛋糕!我愛外太空蛋糕!我愛……」 太好了,我們聽見了!這裡是外太空蛋糕俱樂部,裡面都是一些,嗯,喜愛烘培的女生。不用多說,大家會愛死這單元!

《Day of the Hominid 》
Eva-Marie Elg/ 2011/ 瑞典, 英國/ 15分鐘/ 無對話
《對不起妳,謝謝:和一位魔羯座女孩分手實錄》
李悟/ 2009/ 台灣/ 3分鐘/ 中/英
《吐司漫遊》
王筱琪/ 2011/ 台灣/ 2分鐘/ 無對話
《I am ??? 》
楊岸青/ 2010/ 台灣/ 4分鐘/ 中/英
《巨獸 》
施君涵/ 2010/ 台灣/ 28分鐘/ 中/英
《春天來臨前的秘密行動》
陳冠宇/ 2010/ 台灣/ 10分鐘/ 中/英

 

《美麗失敗者》
Beautiful Losers / Aaron Rose / 2008 / 美國 / 90分鐘 / 英/中

最偉大的文化往往來自生活的底層,這些默默無聞的創作者曾被埋沒,直到集結成驚人的力量,徹底改變文化的面貌。 導演Aaron Rose拍攝的紀錄片,關於紐約Alleged工作室的藝術家和他們的故事。九零年代,一群受到美國次文化影響的年輕藝術家在紐約群聚起來,他們喜愛街頭藝術、滑板、塗鴉和獨立音樂,開始以Alleged工作室為基地,創作出以他們生活為藍圖的藝術作品。許多人根本沒有正式技巧,對藝文的世界更毫無概念。這些人後來卻成為影響當代流行藝術的重要指標性人物,包括以肖像塗鴉聞名的Shepard Fairey、滑板傳奇Mark Gonzales、Ed Templeton、鬼才導演Spike Jonze, Harmony Korine、已逝藝術家Margaret Kilgallen、街頭文化藝術家Mike Mills、塗鴉創作人Barry McGee, Phil Frost等。他們以D.I.Y.的方式,將街頭流行、滑板文化與塗鴉等帶進作品中,形成一股新潮流,替當代藝術文化開全啟新篇章。

購票

購票

下午4:30pm開始為自由滑板時間 + 樂團現場表演!特別設立滑板坡道,廣邀滑板好手共襄盛舉, 以及現場樂團表演和DJ音樂。趕緊來大倉庫,一同和板哥板姊攻佔華山!

7:30pm
導演于永傑作品,堪稱台灣至今最佳運動紀錄電影。關於滑板手吳孟龍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的故事, 他在紀錄片中不眠不休地,24小時內「滑行」環島超過200公里!

《Going Bananas》Maira Das Neves/ 2010/ Brazil/ 8分鐘/ 無對話
《滑板人》于永傑/ 2010/ 台灣/ 25分鐘/ 中/英 * 導演于永傑與紀錄片主角吳孟龍出席

 

《飆風板哥》
Macho Taildrop / Corey Adams / 2009 / 美國 / 91分鐘 / 英/中

每一個十年幾乎就會有一部經典滑板電影問世,之前是《Thrashin》和《Gleaming the Cube》,屬於這世代的則非歸《飆風板哥》莫屬! 2011城市遊牧影展裡唯一放映的劇情片,電影中可見滑板傳奇人物如Rick Mccrank 及John Rattray展現絕世身手!華特總是幻想能在世界滑板界大顯身手,卻沒想到他的夢想即將實現!原來他甄選上了「滑板魔鬼訓練營」,並有幸能在裡頭接受專業老師的特訓。這群老師裝扮古怪,技藝高超,在訓練營中搭建河上滑板道以及地下滑板工廠。華特也馬上遇見了他的偶像Blair(Rick McCrank飾演),並發現這個魔鬼訓練營有另外一個令他無法想像的密謀,一連串瘋狂又荒謬的旅程即將展開!導演曾在台灣新竹工作,以遊樂園六福村為場景藍圖,在電影中搭建了一個瘋狂遊樂場,讓這部令人歡笑連連及帶著滿滿活力的電影,增添了一絲溫馨的台灣味。

購票

購票

艾未未專題

即將在今年底受北美館邀請來台展覽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未未,活躍於建築、策展、攝影、電影,以及社會文化評論。除藝術創作外,還積極參與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等活動,並對各種腐敗政治勢力和事件進行調查 艾未未曾關注並深入調查的事件有:毒奶粉事件,四川汶川地震央因豆腐渣建築工程致死的學生及人數,聲援被迫害的維權人士譚作人等。艾未未曾在其新浪的博客裡陸續公佈了調查到的因地震死亡的具體的學生名單,但這些數據不久後便被管理方刪除。2009年六四事件20週年前夕的5月29日凌晨,艾未未的新浪、搜狐和網易博客同時被徹底關閉。因為其維權行動,艾未未曾受到政府的軟禁和身體傷害。他亦致力通過網際網路跟大眾溝通,特別是中國國內的年輕人。藉由2011城市遊牧影展,觀眾將可從兩部艾未未所執導和參與紀錄片,了解汶川地震調查報告的連續事件,一窺中國敏感議題下的市井小民生活和受到中國政府蒙蔽隱藏的真相。

《老媽蹄花》
* 作家張鐵志主持映後座談

艾未未工作室/ 2010 / 中國 / 80分鐘 / 中/ 英

知名中國搖滾歌手左小詛咒特地提供音樂創作給予本片,此紀錄片披露中國藝術家艾未未面對成都執行司法單位的「不合作」態度,起因於2009年3月28日,中國政府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拘留中國作家、維權人士譚作人,艾未未應譚作人律師的邀請在8月12日而出庭作證,卻疑被公安打至腦出血,後經醫生診斷為「重挫造成的外顱與腦體間大面積出血」,並建議立即進行顱創手術。紀錄片充份表現出中國體制下對維權人士的霸治權威,以行政機關如何透過「合作」致使法治崩潰。

購票

 

購票

頒奬典禮 *TOFU之夜

集結2011年城市遊牧最佳短片的光輝盛夜! 台灣電影創作聯盟TOFU策劃別開生面的活動, 《眾族同聲》也將在此晚做台灣首映。身為台灣人的你,不能錯過這個認識獨立創作者,以及支持台灣文化的藝文饗宴。

Pangcah. 製造 . Pangcah
Kawa Ume / 2011 / 台灣 / 5分鐘 / 阿美族語/中

《眾族同聲》閉幕片
*紀錄片主角 Tony Coolidge 出席

Voices in the Clouds / Aaron Hose / 2010 / 美國 / 77分鐘 / 英/中

第一部關於台灣原住民文化的歐美紀錄片,在美國首映與影展巡演後廣獲一致好評。一位平凡台裔美國人的尋根之旅,為世界傳達出不平凡的訊息。 27歲前,和許多生長在美國大熔爐的移民一樣,柯立芝偏黑的膚色、深邃的眼眸,讓自己也對出身一無所知。1967年出生於台灣台北,媽媽是台灣人,爸爸是駐台美軍,柯立芝在4歲時離開台灣,從此當起美國人,成長過程中,母親很少談起台灣,只說她非常想家、想念她的親人。 母親過世後,柯立芝回到台灣母親的故鄉烏來尋根,畢生首次見到親族,發現竟然自己是邊緣部落愛泰雅族的一分子。原住民追求大自然平衡、簡單生活的方式不斷被文明擠壓,文化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希望激發地球村民對文明進化的重新思考,並對沉默而消失中的人類珍寶,付出一份關切。

購票